kǒu xuè wèi gān

口血未干

kǒu xuè wèi gān

“口血未干”的概述

[口血未干] 词的字数是 “4”。

[口血未干] 词的年代是 “古代”。

[口血未干] 词的成语感情是 “贬义”。

[口血未干] 词的成语频率是 “生僻”。

[口血未干] 词的结构是 “主谓”。

[口血未干] 词的词性是 “成语”。

[口血未干] 词的反义词是 “一言为定”。

[口血未干] 词的近义词是 “尸骨未寒”。

[口血未干] 字的发音是“kǒu xuè wèi gān”。

[口血未干] 字的注音是“ㄎㄡˇ ㄒㄩㄝˋ ㄨㄟˋ ㄍㄢ”。

“口血未干”的例句

1.看春秋战国故事,那一套繁琐的盟誓仪式,将虔诚用尽,把人累坏,往往口血未干,才拜过把子,便兵戎相见。

2.两国就边界问题刚签订了协议,但口血未干,边界上又发生了武装冲突。

3.你们公司签订的合同,口血未干,怎能反悔!

4.“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5.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6.前番之盟誓,口血未干,足以取信矣。

7.绍兴之和,首议决不与归正人,口血未干,尽变前议。

8.乃口血未干,有清一代竟大兴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其中多有涉及避讳的奇谈怪论。

9.不久,楚国派兵来进攻郑国,晋国坐视不救,公子马非认为晋国口血未干而不救,就与楚结盟。

词语解释

口血未干[kǒu xuè wèi gān]

1古代会盟时必歃血,因以指新近结盟

口血未干而背之。——《左传》

英: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引证解释

口血未干[kǒu xuè wèi gān]

1古人歃血为盟,结盟者以牲血涂口以示诚信。因谓定盟未久为“口血未乾”

《左传·襄公九年》:“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周书·文帝纪上》:“君復与故将军同受密旨,屡结盟约,期於毕力,共匡时难。……口血未乾,匕首已发。”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嫁娶之盟,姆所亲许,天日临其上,鬼神鉴其旁,口血未乾,想或不负。”

国语辞典

口血未干[kǒu xuè wèi gān]

1语出比喻立誓不久就背弃盟约

《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国语·吴语二》:“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宋史·卷三八三·辛次膺传》:“宣和海上之约、靖康城下之盟,口血未干,兵随其后。今日之事当识其诈。”

网络解释

1语出比喻立誓不久就背弃盟约

口血未干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ǒu xuè wèi gān,指血还没有干就毁约了,形容立盟的时间很短就背弃盟约毁约了。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 (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成语说明

解释: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造句: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声明: 本站《口血未干》由"冷霜美人"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