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xǐng

三省

sān xǐng

“三省”的概述

[三省] 词的字数是 “2”。

[三省] 词的发音是 “sān xǐng”。

[三省] 字的注音是“ㄙㄢ ㄒ一ㄥˇ”。

“三省”的例句

1.一个中心牢记,二为方向指明,三省吾身律己,四海广交宾朋,五星红旗神圣,六合同春安宁,七月重温党史,八一军旗更红,九州生机勃发,十八大指航程!

2.大名府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曾几度繁荣昌盛,境内现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朱熹写经碑等文物和大名府遗址。

3.有消息称,除贝尼、潘多和圣克鲁斯三省,塔里哈省也将在6月22日举行公投。

4.但实际上,他还是解连环,早在跟陈文锦在西沙古墓下海考古的时候,就与吴三省联盟,一同查找真相。

5.并聘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署顾问。

6.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坐着高铁,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东北三省,参观游览了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天池、长白山瀑布、聚龙温泉、绿渊潭、镜泊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美丽的长白山天池。

7.家乡的龙沙公园是东三省的最大的一个综合性的公园,这时候公园里的冰雕展真是美不胜举:有形态各异的小,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

8.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

9.不到半年,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3000万东北同胞惨遭蹂躏,许多人流落他乡。

10.当公众对商人非法经营被处罚,官员锒铛入狱的现象,屡见不鲜之时,我们是不是该三省,人来这世上走一遭,到底为了些什么?

11.同学们竟都鼓起了掌,老师也只能苦笑,这里位于东三省,孩子们对日本人自然有一种愤恨。

12.此时回首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日积月累,既是修为,更是添智。

13.我悟出一个自认为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学富五车不如一日三省。

14.今年寒假,我与妈妈一起游览了黑、吉、辽三省。长白山想必早有耳闻吧!我和妈妈也慕名而去。

15.从今天起,吾日三省吾身:作业按时完成了吗?有没有粗心大意?东西都保管好了吗?切记!切记!

词语解释

三省[sān xǐng]

1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英:three ministries;

引证解释

三省[sān xǐng]

1省察三事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 《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明 谢谠 《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2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新唐书·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3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4特指我国东北三省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日本,收回三省救同胞。”

国语辞典

三省[sān xǐng]

1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网络解释

1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hree ministries

声明: 本站《三省》由"人丑多读书"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