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ó luó mén

婆罗门

pó luó mén

“婆罗门”的概述

[婆罗门] 词的字数是 “3”。

[婆罗门] 词的发音是 “pó luó mén”。

[婆罗门] 字的注音是“ㄆㄛˊ ㄌㄨㄛˊ ㄇㄣˊ”。

“婆罗门”的例句

1.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

2.印度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它将人分成四个层阶,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组成,是传统印度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3.佛教教义从人生多苦观入手,寻求人生解脱之道,它否定了婆罗门教创世神说,但继承了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的传统观念。

4.灵魂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贤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梭罗

5.2007精彩瞬间大回放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一种名叫婆罗门参的巨型蒲公英变种植物在当地开花,这种植物通常在早上开花,花朵在中。

6.大慢婆罗门理屈词穷,辩论失败。

7.佛号慈悲而女子不蒙其慈,耶称救世而女子不得其救,若婆罗门、摩诃末重男轻女之教,则教猱升木,如涂涂附,益不足论。

8.三九六所谓婆罗门,非从母胎生。

9.分拉吉普特、古贾尔、婆罗门和吠舍四大种姓。

10.到佛陀时代已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

11.鲜或冷藏的胡萝卜、萝卜、色拉甜菜根、婆罗门参、块根芹、小萝卜及类似的食用根茎。

12.王即召婆罗门师使相太子。

13.泼水节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

14.游历了印度、新加坡、美国、日本……你还可以领略到各国的风俗习惯,比如到印度寺庙里要脱鞋,不然就违反了宗教规则;婆罗门僧侣会在老土王死了以后用他的妻子殉葬……

15.泼水节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

词语解释

婆罗门[pó luó mén]

1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种姓或僧侣的一员,其主要职务是诵经、传经(吠陀经)并主持宗教各种仪式。亦称“婆罗门教徒”

英:Brahman;

引证解释

婆罗门[pó luó mén]

1古 印度 四种姓之一。居于种姓之首,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专业,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享有种种特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族姓》:“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浄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

2印度 古代宗教名。相传约于公元前七世纪形成,以崇奉 婆罗贺摩 而得名

《隋书·南蛮传·赤土》:“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清 赵翼 《春间晤西庄于吴门》诗:“婆罗门善呪,无此大神道。”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七:“虽然其差如此,而其变不平等教为平等则同,三教殆皆源於婆罗门乎?”

3古 印度 别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名称》:“印度种姓族类羣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4曲调名。 唐 南卓 《羯鼓录》载诸宫曲中有《婆罗门》。 《敦煌曲子词》中也有调名《婆罗门》。按,《婆罗门》曲系 唐 开元 中 西凉 都督 杨敬述 进献, 天宝 十三年改名《霓裳羽衣曲》。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

国语辞典

婆罗门[pó luó mén]

1印度的贵族

2词牌名。本为唐大曲,曲调乃从大曲摘遍而来。词为双调,七十六字,九平韵

3梵语音译,义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四》:“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网络解释

1梵语音译,义译为“净行”、“净裔”。印度早期社会,凡分四种阶级,婆罗门是最高阶级。婆罗门自称是梵天的后裔,世袭祭司,事奉大梵天,专修净行,掌握神权;后引申泛指出家的修行人

婆罗门:宗教范畴婆罗门:柔然可汗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Brahmin

声明: 本站《婆罗门》由"△ 凉夏*"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