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hàn

东汉

dōng hàn

“东汉”的概述

[东汉] 词的字数是 “2”。

[东汉] 词的词性是 “名词”。

[东汉] 词的发音是 “dōng hàn”。

[东汉] 字的注音是“ㄉㄨㄥ ㄏㄢˋ”。

“东汉”的例句

1.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刘秀和明、章二帝能够做到政由己出。

2.一年,视离经辨志……”东汉郑玄注云:“离经,断句绝也。

3.西汉末年绿林起义,东汉光武帝刘秀联合绿林军,曾在这一带与王莽作战。

4.东汉之诸于,似宋之半臂。

5.东汉末年,权臣袁术年轻时不务正业,经常飞鹰走狗,恣意享乐。

6.东汉末,改置为候官县。

7.内城内外,砖、瓦、陶片俯首可得,箭挺、箭簇数量不少,均为东汉遗物。

8.东汉时厚葬盛行,一些京师贵戚、郡县豪吏竞相靡费,丧葬逾制已成风气。

9.东汉末年,天公将军张角带领农民妄想推翻汉室,发动了黄巾起义。

10.像东汉末年的吕蒙,才能过人,作战勇猛,却是大字不识,文盲一个。

11.这本书主要写了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黄巾起义时朞发展势力。

12.绕过一个弯,却看到了东汉末年的烽火不休。这,便是我旅程的第二站了。

1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势力最大,平定北方后便计划一统天下。

14.这个伟大的成就是一个名叫蔡伦的人发明的,他是东汉桂阳人。

15.直至东汉朞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词语解释

东汉[dōng hàn]

1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引证解释

东汉[dōng hàn]

1朝代名。自 汉 光武帝 刘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汉 献帝 刘协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 洛阳,在 汉 旧都 长安 (今 陕西 西安市 )之东,故称 东汉,也称 后汉

国语辞典

东汉[dōng hàn]

1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网络解释

1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Eastern or later Han dynasty, 25-220

声明: 本站《东汉》由"阴天快乐"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