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sī

三思

sān sī

“三思”的概述

[三思] 词的字数是 “2”。

[三思] 词的词性是 “动词”。

[三思] 词的发音是 “sān sī”。

[三思] 词的注音是 “ㄙㄢ ㄙ”。

“三思”的例句

1.凡事要三思,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后行”。

2.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3.凡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莽撞行事。

4.很快,细皮嫩肉的武三思顺着婉儿的牵引,爬进了皇后娘娘温暖、华丽的被窝儿。

5.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6.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

7.凡事都需要三思而后行,更重要的是三思而后行。

8.不和没素养的人交往,免得受其影响,要知道近墨者黑,但是也坚决不做恶人,三缄其口,三思而后行

9.从此,我上课发言便越来越积极,但也会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不管对错都敢于尝试。

10.这次闯祸,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做事要想到后果,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11.通过这件事情,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12.事不三思,恐怕忙中有错;气能一忍,方知过后无忧。唐太宗李世民

13.池水无情人有行~请三思而后行!

1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15.就算时光回不去,一份真情一生记,没有主见的事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词语解释

三思[sān sī]

1反复思量,再三权衡

凡事要三思,免得后悔。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红楼梦》

英:think again and again;

引证解释

三思[sān sī]

1谓少思长,老思死,有思穷

《荀子·法行》:“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孔子家语·三恕》:“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2再三思考。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 三思而后行

子 闻之,曰:‘再,斯可矣。’”汉 张衡 《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南史·毛喜传》:“宗社至重,愿加三思。”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若军心安,则陛下安矣。愿乞三思。”

国语辞典

三思[sān sī]

1再三考虑

《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红楼梦·第四回》:“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网络解释

1再三考虑

三思,主要指思危,思退,思变。思危,思考之前做的事不对的地方,危险的地方;思退,知道危险的地方,就要退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机会;思变,一旦有机会,就要努力抓住去改变当前的处境。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hink again and again

声明: 本站《三思》由"哥︶霸道范"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