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yī

白衣

bái yī

“白衣”的概述

[白衣] 词的字数是 “2”。

[白衣] 词的发音是 “bái yī”。

[白衣] 词的注音是 “ㄅㄞˊ 一”。

“白衣”的例句

1.初次登场的李探花翩翩白衣从天而降。

2.白衣清夜,玄墨恒隐,千悦天水碧,柳丝儿化尘烟。

3.房门外面传来白衣柔糯甜软的声音。

4.白衣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又称“白衣观世音菩萨”、“白衣大士”。

5.多少白衣战士,依然忙碌匆匆。

6.他下令坚持不斩安禄山,令其白衣带兵,立功折罪。

7.一袭白衣,犹抱琵琶,泼墨青丝随风摇,萧萧落叶满地飘。

8.白衣天使,治病救人。

9.白衣天使,驱除疾病的骚扰。

10.而那白衣少年仿若未曾听闻周边杂音,仍专心作画。

11.白云轻纱般在空中飘荡,想给广阔的天穿上了白衣。

12.让世界更美,向白衣天使致敬

13.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14.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

15.原来,男人也可以将白衣穿得如此风姿绰约、清雅别致。

词语解释

白衣[bái yī]

1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英:white;

2古: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英:commoner without rank;

3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英:low official;

引证解释

白衣[bái yī]

1白色衣服

《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旧唐书·薛仁贵传》:“仁贵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胡征 《白衣女》:“我还不知道你的姓名,更记不清你那夜的容颜,只留下一个白衣的身影,在我深沉的忆念里。”

2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史记·儒林列传序》:“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絀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后汉书·孔融传》:“﹝曹操﹞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又前与白衣禰衡跌荡放言。’”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浩然》:“观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杨士奇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

3古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

《汉书·龚胜传》:“尚书使胜(龚胜)问常(夏侯常),常连恨胜,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颜师古 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白衣》:“白衣,但官府之役耳,若侍卫则不然。”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少吏论》:“《隋书·百官志》云:‘凡州郡县,各因大小,置白直供其役。’即白衣也。”

4特指送酒的吏人。参见“白衣人”

唐 高适 《重阳》诗:“岂有白衣来剥喙,亦从乌帽自欹斜。”宋 司马光 《和同舍对菊无酒》:“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阁上华玄,尝接白衣之载酒;壚头涤器,未酬彩管之题桥。”清 沉畯 《九日》诗:“有酒赏重阳,无烦白衣至。”

5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分

《晋书·蔡谟传》:“冬蒸,謨领祠部,主者忘设明帝位,与太常张采俱免,白衣领职。”《陈书·陈拟传》:“世祖嗣位,除丹阳尹,常侍如故。坐事,又以白衣知郡,寻復本职。”《新唐书·封常清传》:“败书闻,帝削常清官,使白衣隶仙芝军效力。”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上大怒,復议兴师,以前副将军阿桂首倡罢兵议,因褫其职,以白衣从军。”

6特指穿便服的士兵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九:“白衣摇急桨,青草伏彊弓。”

7佛教徒着缁衣,因称俗家为“白衣”

《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荀氏 《灵鬼志》:“泰元中,有道人从外国来,自説所受术师白衣,非沙门也。”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卢文弨 注:“僧衣緇,故谓世人为白衣。”宋 苏轼 《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释迦如来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緇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以授白衣方子明。”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述此既终,则又得一疑事,或举赫尔图门之説,以为宗教不可专任僧徒,当普及白衣而后可。”

国语辞典

白衣[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

《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

《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网络解释

1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

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的人;也指既无功名也无官职的人。未考中功名的叫白衣秀才。古指给官府当差的小吏。特指送酒的吏人。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份。特指穿便服的士兵。印度、西域喜穿白衣,因此佛教中称除僧侣以外的人为“白衣”。与此相对,出家人常常被称为“缁衣”,缁即黑衣。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White clothes

声明: 本站《白衣》由"北有亡夢"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