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xiàn

文献

wén xiàn

“文献”的概述

[文献] 词的字数是 “2”。

[文献] 词的词性是 “名词”。

[文献] 词的发音是 “wén xiàn”。

[文献] 字的注音是“ㄨㄣˊ ㄒ一ㄢˋ”。

“文献”的例句

1.历史文献记载这位显赫人物的称呼许多,如姜子牙、姜尚、太公、太公望、吕尚、吕望等等。

2.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方法对国外有关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4.和之前文献相比,着色型的基底细胞癌切除的范围较小时,即可切除干净。

5.首先文献探讨、坠饰样本和形容词语意蒐集。

6.严重低血钾会引发足以危害生命的心律不整,已有众多文献足资证明。

7.因此,在当今的中医英文文献中,质量较差的译文和误译现象并不鲜见。

8.秘书还应能分类、阅读和评注来函文献。

9.此次文献展,有生前荣耀的记录,也有诸多哀启、行述、哀挽录、荣哀录等讣闻文献。

10.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秘密章奏发端于西汉的宣帝时朞。

11.第二部分:文献述评。

12.而以乳糜胸来表现的,在当前文献中仍未被报导。

13.其中的德藏吐鲁番文献不少已在二战中遗失。

14.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65周年。

15.天气很好,人却很懒。起来看文献,看书,喝咖啡,听歌,思考人生,混吃等死。

词语解释

文献[wén xiàn]

1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英:document; literature;

引证解释

文献[wén xiàn]

1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 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宋 陆游 《谢徐君厚汪叔潜携酒见访》诗:“衣冠方南奔,文献往往在。”

2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元 杨维桢 《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邑先辈,文献无徵,每以为恨,故于羣书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録之。”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不过这原是一点文献,并非入门书。”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由于这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研究所继续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

国语辞典

文献[wén xiàn]

1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网络解释

1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的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所谓文献,文,是文本记载,献,就是口头相传的。文献的基本要素是:1.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2.一定的载体;3.一定的方法和手段;4.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document

文献的近义词

声明: 本站《文献》由"隔海少年"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