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mù

纲目

gāng mù

“纲目”的概述

[纲目] 词的字数是 “2”。

[纲目] 词的发音是 “gāng mù”。

[纲目] 字的注音是“ㄍㄤ ㄇㄨˋ”。

[纲目] 字的近义词是“原则,大纲,纲要,提要,纲领,提纲”。

“纲目”的例句

1.写一篇冗长的课文纲目。

2.又有尚书解、春秋集注、十七史纲目等书。

3.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4.体裁有纲目之分,从大到小,层见叠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5.道儒哲学,经纬天下,纲目人间;韩欧文风,实用社会,津渡朝野。

6.大自然中水分为江河湖海,土分为山川平原,植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

7.统一采购,纲目采购,网上采购,联合征订等是高校馆网络环境下社科文献采购的主要方式。

8.有一个节目我和妈妈都喜欢,那就是宋祖英和周杰伦一起表演的本草纲目。

9.比如,屈原流放而作离骚,司马迁遭贬而做史记,李时珍三次落第终着本草纲目……还有近代许多实业家的成功之路,也无一不昭示着这个事实。

10.曹雪芹先有百家粥才有红楼梦的付梓,李时珍尝遍百草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马克思鞠躬尽瘁,才有资本论的创举。

11.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

12.比如有扁鹊、张衡、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事,内容是编写了本草纲目。

13.还乡之后,他开始随父从医,继承父业,不辞辛苦,尝遍百草,最后才有了医学巨着本草纲目。

14.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一生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坚持不懈的亲尝药草,花了20多年才编成了本草纲目。

15.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

词语解释

纲目[gāng mù]

1概要或细则。如《本草纲目》

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 〈农村调查〉序言》

英:detailed outline(of a subject);

引证解释

纲目[gāng mù]

1大纲和细目

汉 徐干 《中论·民数》:“是以先王制六乡六遂之法,所以维持其民而为之纲目也。”《南史·文学传·锺嵘》:“时齐明帝躬亲细务,纲目亦密。”宋 司马光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顾以年祀悠远,载籍浩博,非一日二日所能徧閲而周知:所宜提其纲目,撮其精英,然后可以见治乱存亡之大略也。”明 汪道昆 《洛水悲》:“部中更有一段新词,名《洛神记》,小子略陈纲目,大家齐按宫商。”

2用作著作的名称

宋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3犹法网;法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於文宪?’楨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赏罚不正,枉直失措,陷於比周,隳我纲目。”

国语辞典

纲目[gāng mù]

1事物的大纲与细目

《南史·卷七二·文学传·钟嵘传》:“时齐明帝躬亲细务,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争自启闻,取决诏敕。”

2泛指书的大纲与细目,常条列于编首,以备查索

网络解释

1泛指书的大纲与细目,常条列于编首,以备查索

纲目,指概要或细则,用作著作的名称。

纲目的近义词

声明: 本站《纲目》由"冷心少年"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