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liǎng

一两

yī liǎng

“一两”的概述

[一两] 词的字数是 “2”。

[一两] 词的发音是 “yī liǎng”。

[一两] 字的注音是“一 ㄌ一ㄤˇ”。

“一两”的例句

1.为了免遭暴死,人们开始请求主人先喝一两口自己杯中物。

2.但我猜测,贝佐斯或许藏有一两个锦囊妙计。

3.我对那地方不大熟悉,只去过一两次。

4.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

5.一两,羯羊肝一具,去筋膜,生用,捣烂和丸。

6.村子里静悄悄的,偶而传来一两声鸡鸣犬吠。

7.一两个真诚值得一吨聪明。德国谚语

8.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9.离垃圾箱还有一两米,他停住了脚步,开始投掷。

10.却不懂珍惜自己的生命,父母只是说一两句,就要生要死。

11.别说,这招还真管用,总有那么一两位同学回应他。

12.演讲者讲了一两个非常有趣的笑话。

13.病症下药:五两服从,五两沟通,一两理解,一两宽容,一两接受,五两爱,两瓶感恩液,如果无见效,请加量服用五两沟通,天天保持好心情。

14.偶尔有一两辆汽车孤独地行驶在公路上,发出一两声极不情愿的鸣笛声,似乎不忍心破坏这自然织成的宁静夏夜。

15.君行若过逋仙墓,折取梅花一两枝。

词语解释

一两[yī liǎng]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指少数。犹一双。一辆

引证解释

一两[yī liǎng]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

《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齐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徧又金陵。”

4指少数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5一辆

《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网络解释

1一辆

一两,计量单位。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现代1两等于50克,1斤等于500克。按古制则1两=31.25g。

声明: 本站《一两》由"陪你疯?"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