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 bù

礼部

lǐ bù

“礼部”的概述

[礼部] 词的字数是 “2”。

[礼部] 词的发音是 “lǐ bù”。

[礼部] 字的注音是“ㄌ一ˇ ㄅㄨˋ”。

“礼部”的例句

1.华丽的服装是裁缝师傅缝制的,官阶和爵位是礼部衙门制定的。等级不过是货币的标志,而人是黄金。

2.第二天,张继就在几名户部、礼部和理藩院官员的陪同下赶到天津,乘坐法国费列罗公司运输茶叶和生丝回国的商船,踏上了他的游说之路。

3.原来教坊司隶属礼部,设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各一人,这地方可不只是管理官妓,教坊司是朝廷的礼乐机构,宫廷各项大礼需要的音乐歌舞同样需要教坊司负责。

4.说话的,假如上一等人,有前程的,要复本姓,或具札子奏过朝廷,或关白礼部、太学、国学等衙门,将册籍改正,众所共知。

5.九月初三,英国使团在礼部侍郎松筠的护送下启程离京。

6.就是世子吴世勋这个进士也因为身份问题既不能外放做个知县,又不能在京城做个要害岗位,只能在礼部这个清水衙门坐个清水的冷板凳。

7.殿试由礼部主持,弥封官负责监督,并由皇帝亲自批卷。

8.任礼部尚书、李厚望任重庆知府,李云华因子李振藻贵而被封为朝议大夫。

9.这就是百日维新运动中罢斥礼部六堂官事件。

10.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

11.赴镇旬日,暴卒,诏赠礼部尚书。

12.赴礼部别院试,授上饶县主簿。

13.十一年三月礼部议奏,准予列入祀典。

14.现在有许多人喜欢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为什么一定要争个你高我低呢?让一让真的有那么难吗?这种事在古代也不鲜见,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15.这个故事里母亲的宽容大度使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词语解释

礼部[lǐ bù]

1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英:Ministry of Rites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礼部[lǐ bù]

1官署名。本为 西汉 时尚书的客曹。 三国 魏 时有祠部, 北魏 有仪曹, 北周 始称礼部。 隋 唐 以后为六部之一,包括客曹及祠部之职掌,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长官为礼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 清 末废部,改设典礼院

国语辞典

礼部[lǐ bù]

1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

网络解释

1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务;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Ministry of (Confucian) Rites (in imperial China)

声明: 本站《礼部》由"温柔你爹"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