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ū yī

乌衣

wū yī

“乌衣”的概述

[乌衣] 词的字数是 “2”。

[乌衣] 词的近义词是 “燕子”。

[乌衣] 词的发音是 “wū yī”。

[乌衣] 词的注音是 “ㄨ 一”。

“乌衣”的例句

1.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

2.乌衣市的女生们还真够土的,那蓝白的校服宽宽大大,女生们还都喜欢在头发上别奇奇怪怪的发卡。

3.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4.西装革履的摩登青年,代替了身着乌衣的风流子弟。

5.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

6.乌衣宴会,远追王谢高躅。

7.旧时王谢子弟善着乌衣,因而得名。

8.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9.试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10.田园,乌衣门巷,别来几换星霜。

11.乌衣燕子在空中盘旋飞翔,像一位穿着燕尾服的指挥家,正在指挥着春天的乐曲。

12.菊博园位于乌衣镇,紧靠着滁宁快速通道。刚进大门,就看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稻草人,他们满脸笑容,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远处就是成片成片的油菜田,就像黄色的。

13.我打马江湖,无牵无挂,萍遇风花雪月里一地温暖的诗香,萍遇乌衣小巷里一柄缠绵的油纸伞,萍遇谢娘桥上一片痴情的青苔。

14.吕布:乌衣银枪烈马。

15.乌衣雨巷乌衣郎,乌衣下披着铠甲,铠甲里藏着肝胆,记忆是附在青砖瓦缝间的青苔,堆满了物是人非的感叹,堂前的飞燕也不为谁停留,只淹没在长河里的是时间。

词语解释

乌衣[wū yī]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2指穿黑衣的差役

3指乌衣巷。参见“乌衣巷”、“乌衣诸郞”

4指燕子

引证解释

乌衣[wū yī]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隋书·五行志上》:“后主於苑内作贫儿村……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虞道施,义熙中乘车山行,忽有一人,乌衣,径上车言寄载。”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餽。”

3指 乌衣巷。参见“乌衣巷”

4指燕子。参见“乌衣国”

元 杨维桢 《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风歌《白雪》,夜月梦乌衣。”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序:“器之自叙云:明昌丙辰予从军塞外……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歷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

国语辞典

乌衣[wū yī]

1黑色的衣服

《三国志·卷二八·魏书·邓艾传》:“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

2燕子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燕巧儿》:“至于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

网络解释

1燕子

乌衣:古代服饰乌衣:诗词乌衣:小说《浮生物语》登场角色

乌衣的近义词

声明: 本站《乌衣》由"美的毒特§"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