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shǐ zhī luàn

安史之乱

ān shǐ zhī luàn

“安史之乱”的概述

[安史之乱] 词的字数是 “4”。

[安史之乱] 字的发音是“ān shǐ zhī luàn”。

[安史之乱] 字的注音是“ㄢ ㄕˇ ㄓ ㄌㄨㄢˋ”。

“安史之乱”的例句

1.八世纪时,由唐、新罗、日本、渤海等构成的东北亚世界基本形成,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八世纪中叶以后唐罗间的政治交涉展开论述。

2.虽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武氏专权,出现了唐玄宗娶儿媳妇为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至于其它的风流韵事则层出不穷。

3.安史之乱,歌舞升平不再,诗风剧变,也才有了杜诗“痌瘝在抱”的重大转变,从这个意义而言,说安史之乱铸就了诗圣杜甫,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4.李白作品的大量散佚,自唐李阳冰始,至清人王琦及今人詹锳先生一直认为,原因在于安史之乱。

5.可是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天下板荡。

6.便在安史之乱中被兵谏赐死,自缢于马嵬坡了。

7.从神农氏尝百草到夏祭商纣,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三分天下群雄逐鹿,从贞观之治的繁华盛景到安史之乱的哀鸿遍野,从成吉思汗一统华仪的强盛到满清帝国的昏庸无能,都让人感到历历在目。

8.长此以往,唐末,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和大臣被迫逃离京城。众臣不敢怀怒于天子,只能把心中的怨气撒在女子身上。群臣共同祈求玄宗下令杀掉女子,为了平息眼前众人,只得照做。

9.由于杨玉环美貌出色,能歌善舞,唐玄宗每天听杨玉环唱歌跳舞,沉迷于美色歌舞导致国家衰落,在安史之乱外侵入打到皇宫,他都没有丢下杨玉环,带着杨玉环逃跑,跑到马嵬坡,朝臣们因为唐玄宗迷恋杨玉环导致国家衰落,逼着唐玄宗杀死杨玉环。

10.战争总是很残酷,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已进行了几年之后,我们的主人公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就任之路也走得十分艰难。

11.安史之乱的爆发,无疑于给原本生活不济的人民再添压力。

12.但因为种种的原因是,他终究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当上了一个很小的官,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止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3.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14.杜甫身世悲凉,怀才而不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证明了他的报国之志向,只是生不逢时,安史之乱中的他只能漂泊天涯。

15.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后,被流放到千里迢迢的贵州西部,一个荒凉的地方。

词语解释

安史之乱[ān shǐ zhī luàn]

1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国语辞典

安史之乱[ān shǐ zhī luàn]

1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网络解释

1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造反,陷两京,玄宗逃往四川。禄山死,子庆绪继之;庆绪死,史思明继之;思明死,子朝义继之,至代宗广德元年,其乱始被郭子仪、李光弼等敉平,历时九年,史称为“安史之乱”。也作“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An-Shi Rebellion (755-763) of 安禄山and 史思明, a catastrophic setback for Tang dynasty

声明: 本站《安史之乱》由"三生石"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