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ú yè

仆射

pú yè

“仆射”的概述

[仆射] 词的字数是 “2”。

[仆射] 词的发音是 “pú yè”。

[仆射] 字的注音是“ㄆㄨˊ 一ㄝˋ”。

“仆射”的例句

1.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出兵进攻北魏,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商议此事,结果步兵校尉沈庆之大不以为然,说道:“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2.在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大军统帅,加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镇守潼关。

3.后省左右仆射,以愉为尚书仆射。

4.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

5.武漳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四出征讨,屡建奇功,不久被拜封为检校仆射。

6.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

7.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对方却是尚书仆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手握两万虎贲,身后还站着权倾天下的柱国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原王尔朱荣。

8.而虞本人却因战功而升为尚书右仆射,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9.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10.其尚书左仆射蔡兴直言切谏,寿以为谤讪,诛之。

11.于是北魏政府命令仆射于晖率众十万攻打羊侃,高欢、尔朱阳都等军也相继而至。

12.魏人大骇,令仆射于晖率众数十万,及高欢、尔朱阳都等相继而至,围侃十余重,伤杀甚众。

13.又诏监太史,迁尚书右仆射。

14.徽宗朝,拜尚书左丞、右仆射。

15.是冬卒,年五十三,赠右仆射。

词语解释

仆射[pú yè]

1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引证解释

仆射[pú yè]

1官名。 秦 始置, 汉 以后因之。 汉成帝 建始 四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 汉献帝 建安 四年,置左右仆射。 唐 宋 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宋 以后废。 太平天囯 曾设仆射一职

《汉书·百官公卿表》:“僕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季冬极寒,伏惟僕射尊体动止万福。”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干王恐多论难誌,故命伊偕僕射告退,嘱以留心思悟,求天父化醒祝福可也。”

国语辞典

仆射[pú yè]

1职官名。秦时设置,因古时重视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物,汉以后各朝都据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时,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的职任。宋徽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此后仆射之名不复存在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之。”

网络解释

1职官名。秦时设置,因古时重视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物,汉以后各朝都据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时,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的职任。宋徽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此后仆射之名不复存在

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隋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

声明: 本站《仆射》由"独自╃想念"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