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xiàng

丞相

chéng xiàng

“丞相”的概述

[丞相] 词的字数是 “2”。

[丞相] 词的词性是 “名词”。

[丞相] 词的发音是 “chéng xiàng”。

[丞相] 字的注音是“ㄔㄥˊ ㄒ一ㄤˋ”。

“丞相”的例句

1.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朞丞相。

2.猪哥哥乃三国演义的第一丞相,很快随乡入俗。

3.窦妈妈也尾随跟了进来,丞相秦天看到自己阔别重逢的女儿,心中的喜悦时无法言说的。

4.时丞相乙浑擅作威福,多所杀害。

5.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别无他意。

6.秦国称相邦,齐国设左、右相,赵国称丞相,后各国均称丞相。

7.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

8.大家都讥笑他的书法不佳,丞相倒也毫不在意。

9.互助村历代文人有梁丞相、郭户部、陈举人、梁陈二人现无处科考。

10.最后,我和丞相还是挥泪而别,我拿出照相机照了几张照片,给了丞相几张,自己也留了几张。

11.战国时朞的甘罗在年仅12岁的时候就担任秦国的丞相,声名闻达于诸侯。

12.有一天,丞相找不到女子,就忧心忡忡地回宫了。

13.说起吃来,比起龟粮,小鱼对龟丞相来说简直就是大餐了。

14.狮皇下令,封老虎为丞相。老虎还是派人每天给它送一个动物吃掉。

15.经过一年一年的只是积累,匡衡终于通过他自己能力坐上了丞相的位置。

词语解释

丞相[chéng xiàng]

1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英:prime minister;

引证解释

丞相[chéng xiàng]

1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 战国 秦悼武王 二年始置左右丞相。 秦 以后各朝,时废时设。 明 洪武 十三年革去中书省,权归六部,至此,丞相之制遂废

《商君书·定分》:“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唐 杜甫 《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唐》第一回:“主公恐我兵单力弱,故令丞相协助,奈何偷生无志?”

2大平天囯 设立的官阶,地位低于王、侯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亩制度》:“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

国语辞典

丞相[chéng xiàng]

1职官名。秦汉以后辅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员。多由一人担任,有时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明洪武十三年后不复设置

网络解释

1职官名。秦汉以后辅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员。多由一人担任,有时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明洪武十三年后不复设置

历史: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完全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樛游,后来秦国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秦朝才正式增加设置了中丞相,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设置丞相作为相国的副手。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he most senior minister of many kingdoms or dynasties (with varying roles)​, prime minister法语翻译: premier ministre

声明: 本站《丞相》由"昨日恋人"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