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yǎn

对眼

duì yǎn

“对眼”的概述

[对眼] 词的字数是 “2”。

[对眼] 词的词性是 “动词”。

[对眼] 词的发音是 “duì yǎn”。

[对眼] 字的注音是“ㄉㄨㄟˋ 一ㄢˇ”。

“对眼”的例句

1.面对眼前的情况也不知怎样处理,有些茫然失措,队长不失时机的发来信息。

2.医生们必须快速且准确地对眼科急诊病人进行分流,以便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3.在场的莫小婷直打问号?看着我和胖子相互对眼。

4.这个可是对眼力的大挑战咯

5.同时,两个星系碰撞的内核看上去就像猫头鹰的一对眼睛,位于图片上方。

6.这对眼睛特别是侧视的时候。总是流露出怯儒推拒的神色。

7.朋友,与其每天沉沦在自己的成功梦中,不如看透现实,面对眼前的失败,从中汲取经验,让失败成为你通往成功路上的基石。

8.我们在航行的途中遇到了大雾,这雾既有对眼前的迷茫,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9.其实这样对眼睛有很大伤害!据统计,中国人每天看手机3小时,许多儿童每天也离不开手机。

10.面对眼瞎耳聋她没有消沉,而是奋起与命运抗争。

11.盖呢,又要躺着,对眼睛不好;不盖呢,又有点冷。

12.曲面电视的模样和平时的电视可不一样,显示屏是有弧度的,对眼睛有好处。

13.唯有一对眼睛因反射着火光而发亮,勉强显露出几分精神。

14.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你把它背在肩上也不能减少分毫,那你何不快快乐乐地面对眼前的生活呢!

15.原先的它们是多么的美丽啊!可我面对眼前的这副衰景,心中不由得泛起阵阵酸楚。

词语解释

对眼[duì yǎn]

1内斜视的通称。即黑眼球斜向内侧的病

英:cross-eye;

2合乎自己的眼光;中意

英:be to one's liking;

引证解释

对眼[duì yǎn]

1入眼;呈现在眼前

唐 杜甫 《立春》诗:“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仇兆鳌 注:“那对眼,谓那堪对眼。”宋 惠洪 《冷斋夜话·安世高》:“天女以诗戏少游曰:‘……闻道诗词妙天下,庐山对眼可无言?’”

2投合;中意

《红楼梦》第六十回:“倘有不对眼的人看见了,又是一番口舌。”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自从去年架杆子,才想娶个屋里人,可是一直没看上对眼的。”

3“内斜视”的通称。一种眼病。两眼瞳孔向中间偏斜。也叫对眼儿、斗眼、斗鸡眼

国语辞典

对眼[duì yǎn]

1合乎自己的眼光。指满意

“那个商品的造型特殊,许多人一看就对眼。”

2内斜视的别称。参见“内斜视”条

网络解释

1内斜视的别称。参见“内斜视”条

“对眼”就是人们常称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的斜视眼。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内。前者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和麻痹性内斜视后者为固定性内斜视。

2内斜视的别称。参见“内斜视”条

(1).入眼;呈现在眼前。 唐 杜甫 《立春》诗:“ 巫峡 寒江那对眼, 杜陵 远客不胜悲。” 仇兆鳌 注:“那对眼,谓那堪对眼。”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安世高》:“天女以诗戏 少游 曰:‘……闻道诗词妙天下, 庐山 对眼可无言?’”(2).投合;中意。《红楼梦》第六十回:“倘有不对眼的人看见了,又是一番口舌。”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自从去年架杆子,才想娶个屋里人,可是一直没看上对眼的。”(3).“内斜视”的通称。一种眼病。两眼瞳孔向中间偏斜。也叫对眼儿、斗眼、斗鸡眼。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o squint; to one's liking

声明: 本站《对眼》由"稍 息ゝ"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