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 hǎn

呐喊

nà hǎn

“呐喊”的概述

[呐喊] 词的字数是 “2”。

[呐喊] 词的反义词是 “低吟”。

[呐喊] 词的词性是 “动词”。

[呐喊] 词的发音是 “nà hǎn”。

[呐喊] 字的注音是“ㄋㄚˋ ㄏㄢˇ”。

[呐喊] 字的近义词是“叫喊,叫嚣,叫嚷,大叫”。

“呐喊”的例句

1.一路轻歌曼舞,一路激昂扼腕,一路擂鼓呐喊。

2.赌城拉斯维加斯凯旋宫内呐喊声不断。

3.耳畔隐约传来隆隆声,如闷雷滚动,似低声呐喊。

4.走过崎岖的小路,来到呐喊喷泉,所谓的呐喊喷泉,自然是通过人高声呐喊,水流冲击而上形成喷泉。

5.为你呐喊为你加油为你骄傲,当你永远的港湾。

6.古铜色与血性强烈的为你呐喊,每时每刻都在呐喊,呐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一股飓风般的信念,血肉之躯竟能承受一切灾难,鲜血从你嘴角溢出,你在急促的呼吸,你在大口的喘气。

7.我们全体队员同时用力拉,并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8.他高声呐喊:我要出招了,保证让你们输得心服口服。

9.我对着天空呐喊,微风过处带走我的声音,但,没人听见。

10.台上,台下,呐喊声、加油声远远盖过了所有班级。

11.文字的作用就是:当你不想说话时,你可以用手去呐喊。

12.为你呐喊,为你加油,为你骄傲,当你永远的港湾。

13.世界为你歌唱,绍兴为你呐喊。

14.小蝴蝶在旁边为它们呐喊助威,别提有多高兴了!

15.发型到位,气质高贵,我们呐喊,人文万岁。

词语解释

呐喊[nà hǎn]

1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

英:whoop; cry out; shout loudly;

引证解释

呐喊[nà hǎn]

1大声喊叫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甚么人鸣锣击鼓,呐喊摇旗?”《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李雄领了将令,放起三个轰天大砲,众军一声呐喊,遍地锣鸣,离了教场,望陕西而进。”鲁迅 《呐喊·自序》:“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国语辞典

呐喊[nà hǎn]

1高声喊叫。常用于壮声势、助威之时

《西游记·第四四回》:“忽听得一声吆喝,好便似千万人呐喊之声。”《福惠全书·卷二三·保甲部·渔埠编保》:“如有他处贼船尾入本保行劫,该保渔船不时巡哨,如遇有此,齐集呐喊。”

网络解释

1高声喊叫。常用于壮声势、助威之时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有《呐喊》与《论语》被收入;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

2高声喊叫。常用于壮声势、助威之时

呐喊,即大声呼喊,尤指士兵在战斗或追击时大声叫喊助威,属于动词。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rallying cry; cheering; shout; to shout

呐喊的近义词

呐喊的反义词

声明: 本站《呐喊》由"思语连绵"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