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lán

安澜

ān lán

“安澜”的概述

[安澜] 词的字数是 “2”。

[安澜] 词的发音是 “ān lán”。

[安澜] 词的注音是 “ㄢ ㄌㄢˊ”。

“安澜”的例句

1.热情淳朴的安澜人民欢迎您来此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2.阁上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字,朝南面墙上题“安澜”二字,朝北面墙上题“坦途”二字。

3.安澜是我中学时代的好友,眼下是一家时装店的老板,她的老公则是人人羡慕的公务员,据说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4.那天晚上,当我拎着两棵白菜愁云惨淡地往回走的时候,在一家公用电话亭的门口,遇见了安澜。

5.热情淳朴的安澜人民欢迎您来此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诗意栖居。

6.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根本上除害兴利,让黄河永久安澜。

7.戴安澜死之前只说了:反攻,反攻,祖国万岁。戴安澜牺牲了,但是200师的将士们发誓一定要将戴安澜带回中国最后他们终于回家了。

8.太恐怖了,看着望不到头的安澜桥,我的手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背脊发凉,双腿发抖,一步都迈不动了。

9.不断地进入这个梦境。日日梦见那张白纸。从安澜清寂的翻飞到突如其来的破裂,好似经历了一个漫长得几近永恒的过

10.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戴安澜经历了保定战役、漕河战役,以及着名的台儿庄战役和中条山战役,他也一步步晋升为连长、团长、旅长。

11.沿路直走就到了安澜索桥,只见江水湍流而下,索桥似乎成了一艘大船。

12.戴安澜给他的长官发了一份电报:敌与我交战自19日交战与28日,我意弹尽粮绝,官兵两日无以果腹仍故收入同古,自交战之初敌势之猛前所未有,援兵不止,我遇同古共存亡。

13.后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一向爱国的戴安澜在一位前辈的推荐下准备报考黄埔军校,但是由于戴安澜从小就身体不好,但是未能通过黄埔军校的体能测试。

14.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安澜索桥,脚下是脱缰野马般的滚滚江水,你绝对不敢低下头看一眼,那情景会使你提心吊胆,索桥摇摇晃晃的,我踩着有节奏的步伐,一摇一摆地通过了索桥。

15.还记得吗?在异国他乡,在71年前的缅甸野人山山区丛林,面对日军的追击堵截,一支英雄的部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0师官兵在师长戴安澜的带领下,跋山涉水,艰苦奋战,最终戴师长在突围中不幸腹部中弹,壮烈殉国。

词语解释

安澜[ān lán]

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引证解释

安澜[ān lán]

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2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国语辞典

安澜[ān lán]

1水波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2清朝河工主管人员在秋汛后,奏报黄河未决口,称为“安澜”

《清史稿·卷一二六· 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网络解释

1清朝河工主管人员在秋汛后,奏报黄河未决口,称为“安澜”

安澜(拼音:ān lán),中国汉语词汇,最早语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其中的“安澜”一词。,稳固。,水波。安澜,其本意为水波平静,现也常常被人们比喻为时世太平、祥和之兆。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An LAN

声明: 本站《安澜》由"浠旪落埖〆"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