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gě liàng

诸葛亮

zhū gě liàng

“诸葛亮”的概述

[诸葛亮] 词的字数是 “3”。

[诸葛亮] 词的词性是 “名词”。

[诸葛亮] 字的发音是“zhū gě liàng”。

[诸葛亮] 字的注音是“ㄓㄨ ㄍㄜˇ ㄌ一ㄤˋ”。

“诸葛亮”的例句

1.人数众多,但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势如破竹的一一击败,诸葛亮大获全胜。

2.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一个人民老师怎么也顶半个诸葛亮。

3.侧重点为诸葛亮的功业。

4.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

5.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于是,就用造箭为借口,为难陷害诸葛亮。

6.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等诸葛亮调度。到了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把鲁肃叫来一起去取箭。

7.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理由,用三天造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并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将计就计,欣然答应下来,周瑜暗暗自喜。

8.果然,不愧是诸葛亮,直接进入了决赛:爱因斯坦pk诸葛亮。

9.骄傲是骄傲,不是宠物。诸葛亮

10.诸葛亮,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却毅然跟随刘备出了茅庐;诸葛亮,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和刘备一起建立蜀国;诸葛亮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为了刘备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1.诸葛亮领军穿过森林,士兵不知泉水有毒很多人喝了都中毒了,一位久居山林的老人告诉诸葛亮,西面有个安乐泉,泉水可以解毒,诸葛亮命人取回泉水,士兵们很快康复了,诸葛亮领兵冲过森林再次抓住了孟获,孟获不服诸葛亮第五次放了他。

12.相反,诸葛亮不耻下问,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最终诸葛亮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被后世所传颂。

13.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14.也有人举着:诸葛亮、诸葛亮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牌子。

15.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让他和东吴的孙权硬拼,最后肯定孙权胜,诸葛亮败,因为诸葛亮这人不会武,会文,讲文,他可以以自身一人的智力,打败数万兵马。

词语解释

诸葛亮[zhū gě liàng]

1(181-234)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谋献策,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后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封为武乡侯。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引证解释

诸葛亮[zhū gě liàng]

1三国 时 蜀汉 政治家、军事家。字 孔明。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只有他们自己才是精明强干大权独握的诸葛亮。”峻青 《海啸》第二章:“‘放心吧,嫚姑子,’老金头笑嘻嘻地说:‘你不知道你们的头儿是个诸葛亮吗?他有退兵之计,你急什么?’”

国语辞典

诸葛亮[zhū gě liàng]

1人名。(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网络解释

1人名。(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诸葛亮》是孙光明执导,李法曾、李宗翰等联合主演的一部古装历史剧,取材于罗贯中所创作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该剧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创下蜀汉基业的传奇人生。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he main hero of the fictional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三国演义, where he is portrayed as a sage and military genius; mastermind; Zhuge Liang (181-234), military leader and prime minister of Shu Han 蜀汉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声明: 本站《诸葛亮》由"不污怎撩妹"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