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shū

评书

píng shū

“评书”的概述

[评书] 词的字数是 “2”。

[评书] 词的词性是 “名词”。

[评书] 词的发音是 “píng shū”。

[评书] 字的注音是“ㄆ一ㄥˊ ㄕㄨ”。

“评书”的例句

1.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三位评书大家在追悼会现场罕见聚齐,只为送别评书界的“一代宗师”。

2.33岁的郭德纲是天津人,8岁学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2005年加盟铁路文工团,拜侯跃文为师,并学过京剧、评戏、河北梆子等剧种。

3.当日,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遭遇车祸案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公开宣判。

4.3月31日,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遭遇车祸案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公开宣判。

5.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车祸案今年3月在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宣判。

6.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等。

7.远不如小时候听单老讲的评书版本。

8.其实,醒木是评书艺人的演出许可证。

9.评书演员拍醒木,开始表演时拍,让观众安静,注意。

10.我心里想,这样好的口才怎么不去当评书的,多好,浪费人才啊!一口地道的家乡话,真遗憾,我一句也听不懂。

11.这些连环画我每看完一本我都能象说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地给爸爸妈妈讲出来。

12.我看过穿着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长袍的演员们说相声、讲评书;我也看过杂技演员表演杂技,他们每个动作都技艺高超,我却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当当响的快板,我喜欢快板演员的洪亮的声音,喜欢快板的节奏和韵律。

13.小城的北面仅剩一家评书馆,赵五爷不仅是评书馆的主人,也是一名响当当的说书人。

14.我个人认为,他的讲解能力能和着名的评书演说家单田芳先生相媲美。

15.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辞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小说评书;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词语解释

评书[píng shū]

1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英:storytelling;

引证解释

评书[píng shū]

1评论书法

元 王恽 《<颜鲁公书谱>序》:“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元 黄溍 《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

2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 《茶馆》人物表:“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国语辞典

评书[píng shū]

1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网络解释

1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storytelling

声明: 本站《评书》由"静"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