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shí

不识

bù shí

“不识”的概述

[不识] 词的字数是 “2”。

[不识] 词的发音是 “bù shí”。

[不识] 词的注音是 “ㄅㄨˋ ㄕˊ”。

“不识”的例句

1.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2.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粗人。

3.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

4.别看他只字不识,讲起话来却头头是道。

5.邻里之间遇到一点小事,就反眼不识,实在不应该。

6.不过那几个族人在狄不识的示意下,仍然没有干预,见他走得远了,以后和狄不识交互消息恐怕周朞越来越大,所以多备饮食,并带了骆驼,前去护持。

7.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

8.傲杀人间万户侯⑹,不识字烟波钓叟⑺。

9.曹三喜原为文盲,目不识丁。

10.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

11.还不如掩卷,暂时做一个不识字的钓叟。

12.天诛地灭不识泰山掉头鼠窜

13.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

14.在我还不识字的时候,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15.只是个不识愁滋味的的小姑娘,纯真、不谙世事。

词语解释

不识[bù shí]

1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引证解释

不识[bù shí]

1不知道,不认识

《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

《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国语辞典

不识[bù shí]

1不认识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却叫许明不须同往,都到村相遇,作为不识的样子。”

2不懂得、不明晓

《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游子久不归,不识阡与陌。”《文选·嵇康·养生论》:“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网络解释

1不懂得、不明晓

不识,指不知道,不认识。语出《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声明: 本站《不识》由"快来打我*"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