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 shū

焚书

fén shū

“焚书”的概述

[焚书] 词的字数是 “2”。

[焚书] 词的发音是 “fén shū”。

[焚书] 字的注音是“ㄈㄣˊ ㄕㄨ”。

“焚书”的例句

1.当然,争抢帽子的风险也不小,从焚书坑儒到文字狱,有多少个脑袋搬家?帽子杀人哪!男人们紧紧抓住了各种帽子,女人只能靠边站了。

2.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两者都导致了人类两大文明类型的转型,改写了人类对自己的记忆。

3.自秦焚书之后,孔子之学不绝如线,雄独起而任之,故韩愈以其与孟、荀并称。

4.泱泱中华五千年,纵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即便武帝罢黜百家,深沉古朴的中华文明也在一次次浩劫中流传下来,它就像一位母亲,而我们是她的孩子,掌权者的禁锢不能让她屈服,而孩子们对她的摒弃却令其心如刀绞。

5.秦始皇为何不惜一切焚书坑儒?仅是为了人民的思想,稳固自己的强权统治。

6.而统一了中国以后呢?焚书坑儒,就为了一时的美名;征丁无数,就为了生前死后的虚荣;沉溺于声色,更加快了秦朝的堕落。

7.诚然,秦始皇有他的错误,焚书坑儒,可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8.也确实如此,他的一些制度流传千年,即使是焚书坑儒的败笔也不能阻挡。

9.中国文化,又一次在焚书坑儒后再次受自己人抛弃。

10.有的人说他是大功臣,因为他统一中国,修筑长城,进行变革;有的人说他是大暴君,因为他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11.曾经,秦王嬴政专政称帝,不可一世焚书坑儒,饱学之士危矣。

12.焚书只是焚烧六国的贵族的藏书而已,只是想抹去他们的历史,防止他们动乱,坑儒也仅仅是要坑杀一群贪赃枉法的术士,准确说是坑术士。

13.又比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再到清朝的文字狱。

14.我想一定是秦始皇穿越到现代爱上了我,发现我不喜欢学习,所以回去后焚书坑儒的。

15.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思想文化的见解不同,让他做出了震惊后世的举作。

词语解释

焚书[fén shū]

1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英:book burning;

引证解释

焚书[fén shū]

1烧毁书籍。多指 秦 之焚书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焚书,书散亡益多。”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史之闕文,为日久矣,加復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於此。”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经传佚书》:“先秦徐福入海时,必携古经传同往,此时焚书事未起,必有壁经全书在倭。”

2指 秦始皇 焚毁的书。参见“焚书坑儒”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受命有考父之恭,待士有公孙之广,焚书逸礼,尽所口传;古史旧章,如因心匠。”

国语辞典

焚书[fén shū]

1烧毁书籍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网络解释

1烧毁书籍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2烧毁书籍

焚书,是指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书。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o burn the books (one of the crimes of the first Emperor in 212 BC)

声明: 本站《焚书》由"男人的姿態"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