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ó kān

佛龛

fó kān

“佛龛”的概述

[佛龛] 词的字数是 “2”。

[佛龛] 词的词性是 “名词”。

[佛龛] 词的发音是 “fó kān”。

[佛龛] 字的注音是“ㄈㄛˊ ㄎㄢ”。

“佛龛”的例句

1.走在密林间,除了伴随耳畔的虫鸣鸟叫,还随时可遇千佛龛、海狮观涛、五百罗汉、将军洞等七十多处景点。

2.在卫塞节这一天,寺院挂上佛旗,张灯结彩,佛龛上摆放琳琅满目的鲜花、水果及其他供品。

3.一度断电的东京天空树忽然亮了起来,仿佛灯塔一样指引他们方向,虽然半座城市都被浸泡在海水里,但它仍像点满蜡烛的佛龛那么灿烂,映在男孩眼里像是昏黄的星海。

4.围绕着环形平台有72座透雕细工的印度塔,内有佛龛,每个佛龛供奉一尊佛像。

5.文帝晚年,变得深信佛教,他建造了佛龛并奉祀佛教遗物。

6.绕过佛龛,再望室内,与她之前在门缝里张望的别无二致。

7.塔的三层、四层、五层不设佛龛,上檐挑出砖雕椽飞、连檐、瓦口等。

8.我们先从西山石窟走起,穿过河桥,又来到东山石窟,一路上我们被崖壁上的大小佛龛所震撼,也被冬日里路边的迎春花、翠竹和不知名的绿色藤蔓植物所吸引。

9.佛龛大多凿在悬崖峭壁上,我发现很多佛像没有头部、没有手臂,有的佛龛里没有佛像,破坏非常严重。

10.爷爷在世时做的玻璃佛龛还有一尊保存完好的放在家里,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能做出比这更精巧的佛龛来。把这劳动人民的智慧传承下去。

11.每层每面都有一个小佛龛,石雕的佛像端坐在里面,这些佛像造型精致,神态各异。

12.千佛岩在舍利塔东边,依山而建,据统计共有佛龛294个,佛像515尊。

13.讲解员告诉我们,龙门石窟着名的景点有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古阳洞等。

14.其中我听到了这里的人文景观丰富、核心景区通天岩石窟,有唐宋至民国时朞佛龛像359尊、摩崖题刻128品,以及千年古刹广福林等景点。

15.不仅动物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即使是无知的土壤和植物也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同样的土壤,有些人把它变成雕像,跪着。有些人把它烧成夜壶,被宠坏了。同样的木头,有些人把它铸成一个佛龛,供奉。有些人把它做成厕所,用粪便填满粪便。同样的花,也许被美女插在太阳穴上。也许是驴子,充满了贪婪的吻。只是幸运和不幸。

词语解释

佛龛[fó kān]

1

引证解释

佛龛[fó kān]

1指佛寺

《说郛》卷六十引 宋 无名氏《鸡林志·佛龕》:“龟山有佛龕,林木益邃,传云罗汉三藏行化至此涤齿。”清 孙枝蔚 《金山》诗:“计碍渔家艇,烽明古佛龕。”

2供佛的小阁或石室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隔西首一间,设月窗,紧对佛龕,本为作佛事者斋食之地,余即设榻其中。”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其东西二壁各有八佛龛;每龛的帏饰,各有不同。”

国语辞典

佛龛[fó kān]

1称佛寺或供佛的小室

“高雄佛光山的佛龛,大大小小难以数计,真是壮观。”

网络解释

1称佛寺或供佛的小室

拼音:fó kā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一般为木制,中国古代的石窟雕刻一般是神龛式,小龛又称椟。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记载: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现今各大佛教遗迹中,如印度之阿旃塔,爱罗拉,我国云冈、龙门等石窟,四壁皆穿凿众佛菩萨之龛室。后世转为以石或木,作成橱子形,并设门扉,供奉佛像,称为佛龛;此外,亦有奉置开山祖师像。

声明: 本站《佛龛》由"同窗的你"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