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zhāng

平章

píng zhāng

“平章”的概述

[平章] 词的字数是 “2”。

[平章] 词的发音是 “píng zhāng”。

[平章] 字的注音是“ㄆ一ㄥˊ ㄓㄤ”。

“平章”的例句

1.玉徽王朝惠帝广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承恩伯费无极,上劝进表,朝野震动。

2.平章百姓,一日万机,未晓求衣,昃晷不食。

3.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能绳其祖武。

4.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5.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

6.每言战国兵法,平章白撒等信之,令景德寺监造革车三千两。

7.及闻太祖将有事于南郊,拜章入觐,改天平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8.贞明中,拜平章事。

9.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乐思晦去年被杀,子不满十岁,上变得召见,言俊臣欺上压下,以酷刑令清白者自诬承反,则天稍寤,召仁杰问,知俊臣诈。

10.及克寿州,以功加同平章事、领武宁军节度。

11.既至,复为平章政事,由是益危迫。

12.干符初,以本官同平章事、判度支。

13.时所隶郡县多陷于贼,乃与平章政事、司徒道童协谋殚力,以定守御招捕之策,就除本道廉访使。

14.拜右仆射、平章事,封卫国公。

1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词语解释

平章[píng zhāng]

1评处;商酌

2品评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宋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明初仍沿袭,不久废

引证解释

平章[píng zhāng]

1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何稠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4辨别彰明

《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国语辞典

平章[píng zhāng]

1商议处理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议曹,其平章百官秩禄。”《北史·卷四〇·李彪传》:“平章古今,商略人物。”

2品评、评论

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明·陈与郊《昭君出塞》:“无情是画笔平章,沉吟自想!”

3职官名。唐宋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元置平章为丞相之副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里管女儿肯不肯,别许了平章阔阔出之子,僧家奴。”

4辨别清楚。也作“便章”、“辨章”、“辩章”

《书经·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网络解释

1辨别清楚。也作“便章”、“辨章”、“辩章”

平(pián)章是平正彰明。《尚书·尧典》里有“平(pián)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辨别之义,平、便、辨三字互为通假,义为辨别,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出自《千字文》:“坐朝问道,垂拱平(pián)章。”(释义: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声明: 本站《平章》由"手藏感情牌"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