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ì dù

剃度

tì dù

“剃度”的概述

[剃度] 词的字数是 “2”。

[剃度] 词的发音是 “tì dù”。

[剃度] 字的注音是“ㄊ一ˋ ㄉㄨˋ”。

“剃度”的例句

1.实际上和尚并非真正的僧人,这家伙以前是个西北的刀客,不过全家被仇人杀光了后,他自己觉得愧对家人为求心安,才自己剃度。

2.子孙庙则一般由在家人住持,并不具备剃度授戒的资格。

3.为解决现有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不能达到有效激光防护效果的问题,我们又研究了串列光限幅器件及浓度剃度光限幅器件的光限幅效率的影响因素。

4.发布的讣告显示,根通长老1928年生于广东潮阳,1945年剃度出家,1946年在潮州开元寺从虚云老和尚受沙弥戒,次年从岭东名僧开元寺住持智诚法师受具足戒。

5.沙弥尼:特指已剃度、仅受过沙弥十戒,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

6.自行剃度易服,行头陀行。

7.善根绝无尘念者,方才剃度。

8.时,大门开启,修缘已然剃度出家,法号道济。

9.其后二亲终慨然应允,乃投德藏寺雨昙禅师剃度出家。

10.很快法器都学会了,他就写信回家说:四月初八要剃度。

11.据报道,陈晓旭仍然在她接受剃度仪式的北国兴隆寺内。

12.法海携钵盂,置雷寺峰前,砌成七级宝塔,名曰雷峰,永镇白娘子于塔中。他再也见不到娘子孱弱哀怨的表情,从此,他剃度为僧,陪伴他的,只是佛经呢喃,香烟迷蒙。

13.泪水冲花了精心化上的红妆,我心已碎,不能修复。从此,我入佛寺剃度,剃去墨发,剃去你我之间的情丝。

14.当时的流言蜚语挡不住这个高贵的灵魂,他抛下红尘所有,在时人惊诧的目光中剃度为僧,开始他苦心孤诣的修禅生活。

15.有人说心动既是错,我也曾跪坐蒲团问你我的缘分,有人说放手才洒脱,我也曾剃度修和你来世的纠葛,有人说红尘婆娑该割舍,佛却只告诉我爱恨要勘破,哪管什么心魔和是非对错。

词语解释

剃度[tì dù]

1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

英:tonsure;

引证解释

剃度[tì dù]

1佛教语。谓落发出家而得超度

《传法正宗记》卷三:“魔闻法大起信心,遂与其三千徒众皆求出家,大士即为剃度。”《旧唐书·高祖纪》:“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託号出家。”元 王实甫 《西厢记》楔子:“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冯至 《帷幔》诗:“一个牧童剃度在对方的僧院,尼庵内焚化了这年少的尼姑。”

国语辞典

剃度[tì dù]

1削发作出家人的宗教仪式

《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妄为剃度,托号出家。”《水浒传·第四回》:“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

网络解释

1削发作出家人的宗教仪式

剃度,佛教出家侣僧剃发受戒的一种仪式,佛教认为剃发出家是接受戒条的一种规定,又度越生死之因,故名。唐·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叔讳七觉......神龙初,八岁剃度,万会一览,学际天人。”《旧唐书·高祖记》:“浮情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托号出家。

外语翻译

英语翻译: to take the tonsure, to shave the head, tonsure (shaved head of Buddhist monk)​德语翻译: Tonsur (S)​

声明: 本站《剃度》由"君心似我心"网友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